坚守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职责定位,建立5+1片区协作监督检查工作机制,整合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力量,突出派驻纪检组牵头作用,强化统筹协作,实现整体联动、相互协同,切实解决监督检查人员不足与点多面广任务重不相适应的被动局面。
要处理好结构与规模、建设与债务的关系,解决好区域与城乡发展不平衡、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问题,全力破解突出瓶颈制约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指挥长、市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承新作工作安排。
要聚焦重点,横下一条心,背水一战,集中攻坚硬件建设、精细管理、素质提升、专项行动,立足长远,对照指标体系,全面排查,加大城市更新、公共服务、生态环保、文体设施等方面工作力度,确保争先进位、提标升级。郭大进强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是昭通人民共同的期盼。市委书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指挥长、市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郭大进主持会议并讲话。8月25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第九次会议暨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市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教体局等相关单位以及昭阳区相关负责同志汇报了创建工作推进情况。
要加强领导、扛实责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一把手要亲自抓,强化统筹调度,夯实基层基础,严肃追责问责,确保创建工作出实效。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要求,总结前一阶段创建工作,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创建任务。近年来,医院涌现出一批典型人物,其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继赋2015年获得巧家名医荣誉称号,医院感染科主任万选彪被评为昭通市第五届劳动模范,医院妇产科主任吕永梅被评为昭通市巾帼先锋……在先锋模范的带动下,全体医护人员自觉践行人民医院为人民,妙手仁心立杏林宗旨,用爱心和责任心帮助患者、温暖患者。
提升服务促创建,增进民生福祉创建为民是创建工作的根本宗旨。坚持以先进典型为学习标杆,引导医务人员弘扬和践行神圣医业、精益求精、抚慰伤痛、呵护健康、追求卓越、永续创新院训。2020年以来,医院为县城及周边核酸采样461310人次,留观人员5500余人次,参与培训隔离酒店人员、志愿者、疫情防控人员10余场次,抽出113人次医务人员支援其他医疗机构接种新冠疫苗,为构筑全民免疫屏障贡献了一份坚实力量。医院感染科参与隔离治疗的4名医护人员自我激励。
供图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自2017年健康扶贫开展以来,医院增设了6个科室,实现了36种大病不出县能得到及时治疗的目标。多年来,医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生命之重、重于泰山为服务理念,坚持把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在抓好医疗质量、抓好服务质量的同时,用心用情绘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抗疫期间,徐邦美还向医院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抗疫一线火线入党。供图医院还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各类学习培训,使各族医护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培养出一批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在临床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成功开展首例人工肝治疗,抢救了患者生命。供图高位推动谋创建,夯实工作基础卫生工作的根本方向是为人民健康服务。
同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工作例会、专项会议等研究创建工作,及时跟踪、定期研究、迅速督办,并纳入医院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形成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大格局,为创建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2021年,医院引进省内三甲医院知名专家教授到院,建成省肿瘤医院头颈肿瘤外科费继敏专家工作站、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刘俊专家工作站和张宏专家工作站,几位专家经常带领团队到院开展义诊、查房、手术带教等业务指导工作,使相关科室医疗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服务各族同胞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此外,医院已建成全县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完成了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是昭通市定点医疗机构、昭通市卫生职业学院教学实习基地,承担着全县各族同胞和周边县区等群众的健康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以及承担政府指令性工作任务,2019年通过了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验收。形成合力抓创建,凝聚精神力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需要大家共同参与。
供图此外,医院还积极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组织医院人员到周边乡镇卫生院、社区、移民区开展常态化健康义诊活动和健康教育宣讲活动。在预检分诊台设置党员先锋岗,为过往人员测量体温、宣教疫情防控知识、督促正确佩戴口罩、劝返入院探视人员。
扛起责任防疫情,共筑健康防线无论在疫情防控一线还是在日常工作中,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坚决扛起责任,全体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各族职工主动请战,与群众携手并肩、同舟共济,凝聚成抗击新冠疫情的坚固防线。巧家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1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急救、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共有职工561人,其中彝族、回族、苗族、壮族、布依族、白族、土家族职工共38人。
为支援抗疫,她放下刚断奶的孩子,迅速奔赴一线,一直坚持工作了26天,直到两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才到隔离酒店隔离。到医共体成员卫生院开展急救培训大力推广昭政贷国担快贷业务,不断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规模和覆盖面。建立结对挂联服务机制。存量担保户数达 3242 户,余额 16.48 亿元。日前,全市金融系统创新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注入生机活力这一典型事例被昭通市干部作风大提升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红榜通报。
聚焦各县(市、区)金融服务不均衡问题,昭通银保监分局牵头建立银行机构服务县域经济一县一主责行 结对挂联帮扶机制,将 10 家银行机构结对挂联 11 个县(市、区),明确对接融资需求、加大融智帮扶、营造金融环境三大工作职责,建立会商谋划、工作调度、成效评估3 项工作机制,量化 6 项具体考核指标,积极搭建银政、银企交流沟通和服务平台。同时,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政策解读、信贷咨询、产品推介、融资受理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
拓宽财政金融服务渠道。聚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次贷款难题,由人行昭通市中心支行牵头,于今年2月建立 1 个市级和 10个县级政务+金融首贷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首贷服务中心市、县全覆盖。
今年以来,在开展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专项行动中,市金融办统筹全市金融系统力量,不断深化金融服务创新、提高金融服务质效,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搭建首贷中心服务平台。
昭通日报记者:王明贵。今年上半年,各县(市、区)主责行组织开展走访 38 次、座谈 35 次、培训 10 次,为挂联县(市、区)重点企业量身打造综合金融服务方案11 个,为 9 个重点项目制定综合融资方案,落地融资金额 1.17 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普惠小微企业首次贷款3786 户 8.92 亿元,同比增长 11.84%、12.73%。聚焦银企双方难贷款贷款难问题,多方筹集资金,发挥财政金融协同效应,设立各类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4.73 亿元,安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资金1.8 亿元,构建政、 银、企风险分担机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担保费率降至 0.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承担利率降至2.2%,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产业发展贷款、光伏发电贷款等项目资金 239 亿元。
截至 6 月底,累计为 5257 户市场主体提供融资担保32.81 亿元大力推广昭政贷国担快贷业务,不断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规模和覆盖面。
同时,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政策解读、信贷咨询、产品推介、融资受理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今年上半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普惠小微企业首次贷款3786 户 8.92 亿元,同比增长 11.84%、12.73%。
聚焦银企双方难贷款贷款难问题,多方筹集资金,发挥财政金融协同效应,设立各类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4.73 亿元,安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资金1.8 亿元,构建政、 银、企风险分担机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担保费率降至 0.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承担利率降至2.2%,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产业发展贷款、光伏发电贷款等项目资金 239 亿元。昭通日报记者:王明贵。
存量担保户数达 3242 户,余额 16.48 亿元。聚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次贷款难题,由人行昭通市中心支行牵头,于今年2月建立 1 个市级和 10个县级政务+金融首贷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首贷服务中心市、县全覆盖。搭建首贷中心服务平台。截至 6 月底,累计为 5257 户市场主体提供融资担保32.81 亿元。
拓宽财政金融服务渠道。今年上半年,各县(市、区)主责行组织开展走访 38 次、座谈 35 次、培训 10 次,为挂联县(市、区)重点企业量身打造综合金融服务方案11 个,为 9 个重点项目制定综合融资方案,落地融资金额 1.17 亿元。
日前,全市金融系统创新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注入生机活力这一典型事例被昭通市干部作风大提升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红榜通报。建立结对挂联服务机制。
今年以来,在开展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专项行动中,市金融办统筹全市金融系统力量,不断深化金融服务创新、提高金融服务质效,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聚焦各县(市、区)金融服务不均衡问题,昭通银保监分局牵头建立银行机构服务县域经济一县一主责行 结对挂联帮扶机制,将 10 家银行机构结对挂联 11 个县(市、区),明确对接融资需求、加大融智帮扶、营造金融环境三大工作职责,建立会商谋划、工作调度、成效评估3 项工作机制,量化 6 项具体考核指标,积极搭建银政、银企交流沟通和服务平台